家住潍坊的张先生,今年65岁,2010年10月21号,是我人生中最灰暗是日子。张先生左侧肢体出现震颤和僵直,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帕金森病。确诊后,张先生一直用药物保守治疗,然而就在两年前,张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流涎、说话吐字不清,动作迟缓,迈步时前倾,行走时自动摆臂减少,行走困难,洗脸刷牙等动作不能顺利完成。这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正常生活,原本性格开朗的张先生也变得自卑,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张先生的病情让家人忧心忡忡。
“2010年10月21号,和平时一样,我早晨起来准备去晨练,刷牙的时候发现端水杯的手一直抖个不停,我以为是没有休息好,没有太在意。谁知从这以后,手抖动得越发厉害了,到后来连筷子都拿不稳。”张先生回忆自己的病情。
自患病以来张先生一直药物控制病种,开始的时候效果不错,手抖的不算厉害了,可随着病情发展就越佳不听使唤,慢慢的走路也不稳了。
脑立体定向术 重拾生活希望
“脑立体定向术真的是太神奇了,术后手就不抖了,肢体明显柔软了许多。当初是我用轮椅推着父亲进来的,现在他已经能够自己站起来了,虽然迈动步子还很吃力,不过与之前相比好了许多。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父亲会慢慢康复的。”张先生的儿子激动地说。
微电极导向脑立体定向术(细胞刀)手术原理:局麻下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仪头架,注意与AC-PC线体表投影平行。进行MRI薄层扫描,确定前联合(AC)、后联合(PC)及其连线(IC),计算靶点坐标,再换算成头架坐标。局麻下额部钻孔,安装定向仪,调整好靶点坐标,通过导针用微推进器将微电极向靶点方向送入,自靶点上方10mm开始记录细胞电生理信号,根据微电极测得的结果确认靶点。更换射频电极,将射频电极送至验证后的靶点,通过电刺激进一步验证靶点准确,无肢体麻木、无力及视力视野改变后,利用射频加热法对靶点进行毁损。
微电极导向脑立体定向术(细胞刀)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在脑立体定向仪指导下,将微电极植入脑部相应控制神经核团,然后通过一定的温度,将检测到的震颤和强直细胞一次性毁损,阻断异常信号的产生,帮助病人重建神经传导通路,经过手术治疗能解除90%以上的帕金森病症状。“细胞刀”是一套手术系统,由于该技术达细胞水平,故称“细胞刀”。术中病人清醒,无痛苦,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好方法。济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已开展帕金森病的微创手术达数百例。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
温馨提醒: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咨询在线专家或者拨打免费专家咨询电话400-6900-971,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