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手抖?帕金森?还是另有原因——帕金森与药物性震颤的手抖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5-11-12 11:05本文出处: 济南脑科医院

 

双手的颤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的诞生,也许是药物与神经间的共鸣中稍显突兀的插曲。每每患者问起自己的手抖是否与帕金森相关时,医生总是将视线锁定在药盒中,看看药盒中有没有这三种药的身影。

 

支气管扩张剂

 

哮喘患者仰仗的救命药沙丁胺醇赫然在列,它是最常见的引发患者震颤的元凶。患者在服药后,手臂处的肌肉明显处在兴奋状态,此时患者的双手抑制不住抖动的欲望。而且用药时间越长,双手抖动的越明显。

 

一般颤抖的时间点正好位于患者服药之后,左右手会同步出现抖动。这是提醒患者到了改变用药方案的时间了。

 

精神类药物

 

先说抗抑郁药物(比如常用的SSRI类药物帕罗西汀),它们为了改善患者的情绪会调节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正是这个过程让患者在运动协调方面受到影响。其在提升患者体内5-羟色胺水平的同时,会暂时干扰小脑对精细运动的控制。

 

再是更为复杂的抗精神病药物。它们调节起多巴胺系统时有些矫枉过正,反而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稳定性。利培酮为代表的第二代药物虽然安全性上有所提高,但服药几周后会引发双手在特定姿势下的明显震颤。 

 

心血管药物

 

降压药硝苯地平是用来放松血管降压的不二选择,但它的作用下,患者的神经系统变得异常敏感。患者开始用药和调整用药的时候,会感到双手微微振动。

 

相比之下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影响就比较隐匿。不只是本职工作影响心脏,他还会在神经组织中慢慢积累,干扰着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当患者连续用药几个月后,在日积月累中震颤才渐渐展现出来,一时让人难以发觉真正的元凶。

 

如何识别药物性震颤

 

对比帕金森病表现出来的震颤,药物性震颤特点还是相当明显的:双手的姿势决定了震颤的幅度,而不是倾向在放松的时候;震颤频率更快,幅度更小;最明显的地方在于它的出现高度绑定患者用药时间。

 

当震颤发生时

 

当发现自己没有旧疾未愈,再添新病时,患者先是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又陷入两难的境地。是的,他们急需要这些药物控制原有的疾病,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又让他们心生畏惧。

 

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跟医生紧密配合。不妨多去麻烦一下你的主治医师,将自身情况,副作用发生时间和对生活的影响全部交给医生,医生在参考这些信息后,通过调整剂量、改变服药时间或更换药物后,基本能做到维持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拨号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优先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