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帕金森后,我该问医生哪些关键问题?
手握诊断书,前方路该如何走?
我国现下帕金森的患者超过50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而面对这个伴随终身的疾病,许多患者展现出的迷茫阻碍了与医生的交流,延缓了治疗进度。
那么确诊后应该怎么向医生咨询?在长期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和医生间建立有效的配合?
一、关于诊断:了解病情阶段
1. 我的病情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专家们将帕金森分成五个阶段,特点鲜明的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个初步的判断为未来的治疗规划提供思路。
2.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
在常规检查外,医生也会因为患者的具体表现增加一些非常规检查来辅助自己的判断,像嗅觉测试、心脏间碘苄胍闪烁显像法等,了解这些检查的目的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也更好的了解病症。
二、关于药物治疗:把握核心环节
1. 我应该何时开始服药?用什么药?
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这直接能影响后续的治疗选择,因此医师治疗会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问清楚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药,为什么我不能用那个也是在了解自己的病情。
2. 药物能带来哪些副作用?
治疗帕金森的药物或多或少的会带来一些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此时应当向医生请教那些足以应对副作用的药理知识。
3. 服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每种药物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像最常用的左旋多巴类就容易受到高蛋白食物影响吸收一样,搞清楚这些能避免药效流失。
三、关于手术选择:评估适用可能
1. 我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手术治疗,提前向医生了解手术的适合条件,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看看手术方式带来的利弊,以便在药物逐渐失效后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
2. 手术能解决哪些问题?
手术治疗也只是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向医生咨询自身情况在接受手术后的预期,以做好心理准备。
四、关于生活方式:注重日常管理
1. 我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和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刺激运动神经,让健康的人远离帕金森,让患者延缓病情发展,让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能增加控制病情的手段。
2. 如何预防跌倒和其他并发症?
在随着病情一步步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步态冻结现象,平衡能力大受影响。向医生请教预防跌倒和并发症的经验,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维持生活质量非常关键。
五、关于病情监测:建立管理意识
1. 我需要记录哪些症状变化?
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一点一滴,包括服药时间、种类、副作用,近些时间对病症的主观感受等,帮助医生深入的了解帕金森的发展状况,能做出准确的应对。
2. 下次什么时候复诊?
复诊是帕金森相当重要的环节,在疾病的长期管理中,症状的波动需要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定时的复诊是应对病情波动最适宜的选项。
知道正确的方法,利用科学的手段,帕金森并非不能控制的猛兽,虽然目前并没有真正根除的方法,但通过与医生充分的交流沟通,一起制定的治疗计划便是帕金森最害怕的药物。
声明:我们写东西难免会用到一些网络素材,难以发现出处,如果这方面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给出答复。